因此在董卓之後,長安又陷入了謀逆造反的風波之中,漢獻帝更是被迫東歸。眼看著長安就要「完蛋」,可在這樣的危急存亡之際各路諸侯卻都你推我讓遲遲不肯出兵。當時就有人建議漢獻帝讓曹操前來救駕,曹操那邊呢正好也聽了身邊謀士的建議帶兵趕赴洛陽。
於是最後曹操救出了陷入困境之中的漢獻帝,就是在那樣一個混亂的場面中,漢獻帝說出了這樣一句不合時宜的玩笑話:「說曹操,曹操到。」不過這句話的本意其實就是誇讚曹操救駕有功,但結合實際去理解它也沒錯,所以在後人們傳來傳去的過程中許多人也就忘了它背後的故事,只當它是一句調侃的玩笑話而已。
可是說到這裡還僅僅只有這前半句,那「說曹操,曹操到」的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呢?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這後半句話就是「當面錯過,豈不好笑。」,兩句話連在一起更是充滿著諷刺意味,但後半句流傳於民間並且和前半句還是兩個故事,所以這後半句曹操本人或許並不知道。
這後半句「當面錯過,豈不好笑」來源於曹操與呂布的故事。這兩個人都是厲害的角色,但論武力值,曹操不如呂布勇猛。可呂布也就只剩勇猛了,如果說曹操和呂布兩個人加起來有800個心眼子,那曹操就有801個。在曹操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的時期,兩人因為爭奪徐州發生過正面衝突。
當時曹操被呂布打得落花流水,而且在逃亡途中呂布對曹操也是緊追不捨,但是曹操為了躲避呂布的追殺也是花了點心思的。他知道呂布是個死心眼,這樣我逃你追的根本不是個辦法,於是曹操便喬裝打扮換了副模樣。當呂布追上他時並沒有認出這個人就是曹操,呂布甚至還向他問路。
於是曹操將計就計,他隨意指了個方向將呂布引開了,就這樣呂布完美的錯過了一個除掉曹操的絕佳機會。要不是說還是曹操心眼子多,如果當時呂布認真觀察了面前的這個指路的人,說不定曹操當時就要死於呂布的馬下。那麼也就沒有了後來的那一系列故事了,赤壁之戰、三分天下……